数据库内核月报

数据库内核月报 - 2022 / 10

MySQL 深潜 - 统计信息采集

Author: 原宇

在值班的时候,经常会有慢SQL的工单需要帮客户分析,选择了错误的执行计划是导致慢SQL的一个常见原因。MySQL数据库是基于cost来做优化,cost要基于统计信息来计算得出,所以执行计划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统计信息影响。很多场景下,统计信息不准确,都是统计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采样页数太少导致的。

简介

总的来说,统计信息采集是基于已有的索引,通过特定的采样方式来选择一定的采样页,以此来估算整个索引的统计信息。

相关参数

| 参数 | 取值范围 | 含义 | | — | — | — | | innodb_stats_persistent | [ON | OFF] | 是否使用persistent采样 | | 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 | [0~ULLONG_MAX] | persistent采样的采样页数 | | innodb_stats_transient_sample_pages | [0~ULLONG_MAX] | transient采样的采样页数 |

其中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和innodb_stats_transient_sample_pages这两个参数可以修改采样的页数,他们的默认值分别是20和8。对于很多线上实例来说,默认的采样页数相较于索引的大小相差甚远,往往会有较大的误差,这也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导致统计信息不准确的其中一个因素。 MySQL数据库中,统计信息的采集有transient和persistent两种方式,innodb_stats_persistent参数可以控制是否使用persistent采样,默认是ON。

  1. Transient采样

根据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,这种采样方式是不对统计信息做持久化的,采集到的统计信息暂时保存在内存中,这意味着缓存失效的话就需要重新采集统计信息。但同时,这种采样方式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式来选择采样页,采样速度也相对更快。

  1. Persistent采样

这个采样方式会将采集到的统计信息持久化到mysql.innodb_table_stats和mysql,innodb_index_stats这两个系统表中,用户表重新开表时,从这两个系统表中读取对应索引的统计信息恢复到内存中即可。 实际上,采样方式、采样页数还可以通过table_option来控制,这种方式的控制粒度是表级别的,并且优先级更高,本文主要关注采样的过程,所以这里不再具体介绍了。

触发方式

有两种方式可以触发统计信息的采集:一种是手动执行,通过执行SQL:ANALYZE TABLE table_list来采集统计信息;另一种是系统自动执行。 系统自动收集统计信息的策略是,当表中更新的记录数超过一个阈值,(例如Persistent采样默认的阈值是总记录数的10%),就会将当前table加入统计信息采集的任务队列中,由后台线程来完成采集。

统计信息采集

Transient采样过程相对比较简单,所以本文重点介绍Persistent采样的实现。 无论是Transient采样还是Persistent采样,采集到的统计信息都会缓存在内存中。在Innodb层,每个表都有一个对应的内存结构dict_table_t来保存表的部分元信息,同样的,每个索引也有对应的内存结构dict_index_t来保存索引的信息。表级统计信息(例如stat_n_rows、stat_clustered_index_size、stat_sum_of_other_index_sizes)保存在dict_table_t中,索引统计信息(例如stat_n_diff_key_vals、stat_n_sample_sizes)保存在dict_index_t中。 Server层通过handler层提供的采样接口handler::info(),来对Innodb引擎层的数据进行采样。采样的入口函数是dict_stats_update_persistent(),这个函数会对参数指定的dict_table_t进行采样。 首先会通过dict_table_stats_lock(table, RW_X_LATCH)来获取stats_latch的X锁,保护当前table统计信息的采集过程,然后遍历所有的index,依次采集每个index的统计信息,都是通过dict_stats_analyze_index()来完成的。 MySQL支持无锁访问内存中的统计信息,所以重新采集统计信息时会clone出一个新的dict_index_t结构,来暂存所有的中间结果,最后再拷贝回去完成更新,避免其他线程访问到错误的统计信息。 官方有给出一个伪算法来描述采样的流程,如下所示。

let N = N_SAMPLE_PAGES(index)

dict_stats_analyze_index()
  for each n_prefix
    search for good enough level:
      dict_stats_analyze_index_level() // only called if level has <= N pages
        // full scan of the level in one mtr
        collect statistics about the given level
      if we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level, search next lower level
    we have found a good enough level here
    dict_stats_analyze_index_for_n_prefix(that level, stats collected above)
      // full scan of the level in one mtr
      dive below some records and analyze the leaf page there:
      dict_stats_analyze_index_below_cur()

MySQL索引有最左匹配的原则,优化器也是针对匹配的索引前缀来计算cost,所以对于联合索引,每个索引前缀都会有单独的统计信息。例如,对于索引idx(a, b, c, d),索引前缀a, b和索引前缀a, b, c都会有各自的cardinality和sample_size。从算法中可以看出,每个n_prefix是单独处理的。 从算法中还可以看出,采样的过程包含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从index上选择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中间采样层,将每个采样page的选择范围缩小到一个区间内;第二个阶段是根据确定的采样层,随机遍历到叶子节点,也就是找到一个leaf page,计算这个page上的NDV(number of different values)。 如果一个index数据不够多,可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,可以直接遍历所有的leaf page,来计算出NDV。这两个条件分别是:

  1. root_level == 0,也就是index只有一层,只有一个root page。
  2. N_SAMPLE_PAGES(index) * n_uniq > idx->stat_n_leaf_pages,用户设定的采样页数乘以索引的字段个数大于索引的叶子结点数。

这里第二个条件之所以要乘以索引的字段数,是因为用户设定的采样页数,针对的是每个索引前缀,每个索引前缀的采样过程中,采样页数不能超出这个限制。所以对于一个index,总的采样页数实际上是N_SAMPLE_PAGES(index) * n_uniq。

确定索引的采样层

下图可以帮助理解一下index tree上page之间的关系。除了leaf page之外,其余page(包括root page)中的每个rec都对应着下一层的一个page,每一层的page之间都是通过指针连接的。 image.png 之所以要选择一个采样层,是因为要确保最终选取的所有采样页,每一页都不相同。这里不得不提一下Transient采样,这个采样算法是完全随机,先从root_page随机找一个rec,然后在这个rec对应的page上再随机找一个rec,直到找到leaf page。相比较之下,Persistent采样在选择采样层时,可以为每个采样页划分出单独的范围,保证相互之间不会重复,这样可以减小误差。 确定采样层的依据是某一层所有rec的NDV以及rec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阈值,因此需要从左到右依次遍历当前层的所有page,对其中所有的相邻rec两两比较。比较两个rec时,只需要依次比较每个field,找到第一个不相同的field即可。如下图所示,第二个field不同,索引前缀a,b(prefix1)就是不同的,那么所有以a,b为前缀的都是不相同的,即prefix3..prefixN这几个索引前缀都是不同的,因此,得到matched_fields就可以停止比较。 image.png 这里会用一个数组n_diff_on_level来记录每个索引前缀在当前层的NDV,每当两个rec的数据不完全相同时,就可以根据matched_fields的值更新数组中的值,n_diff_on_level数组中下标越大其对应的索引前缀越长,由此可见,n_diff_on_level数组中下标大的值永远不小于下标小于它的值(n_diff_on_level[prefixN >= n_diff_on_level[prefixN-1]])。同时,对于这两个不同的rec,会将前一个的offset记录到另一数组n_diff_boundaries中,方便下一个阶段来划分采样范围。 这里的offset指的是rec在当前这一层所有rec中的位置,顺序遍历所有的rec时,根据offset可以找到对应的rec。数组n_diff_boundaries是一个二维数组,每个索引前缀有对应的一个数组来存放offset,这里同样可以利用matched_fields,将offset添加到n_diff_boundaries数组中所有下标大于matched_fields的二维数组中,这样n_diff_on_level数组中每个索引前缀的值都和n_diff_boundaries中对应的offset个数相同。这就是dict_stats_analyze_index_level()函数的实现逻辑,最主要的是得到这两个数组。 为了减少page扫描的数量,这里会自顶向下来扫描每一层,直到确定一个合适的采样层。由于每个索引前缀在每层的数据分布不尽相同,所以每个索引前缀的采样层是单独来确定的。为prefixN确定采样层的条件有三个:

  1. 当前层扫描得到的n_diff_on_level[prefixN]的值大于N_DIFF_REQUIRED(index),这个值是N_SAMPLE_PAGES(index)*10。
  2. 在第一个条件不满足的前提下,当前层的rec数量大于N_SAMPLE_PAGES(index),这个条件是为了避免出现每一层都不符合第一个条件的情况。
  3. 在不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前提下,当前层是叶子层的上一层(也就是level为1,叶子层的level为0)就选择当前层为采样层,这个条件是为了避免扫描叶子层的所有page。

对于每个索引前缀的处理顺序,这里有一个小的优化,先确定最长索引前缀的采样层,然后依次确定次长的索引前缀,最后确定最短的索引前缀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当prefixN确定采样层之后,其在这一层的NDV的值一定是大于等于predixN-1的,所以prefixN-1具有合适的NDV的采样层的要么同样是当前层,要么是level小于当前层的,也就是更加靠近叶子层。当处理prefixN-1时,直接利用当前层的采样结果n_diff_on_level数组的值,如果同样满足条件可以减少重复的采样,如果当前层不满足条件,只需要继续向下层遍历即可,对于prefixN-2…prefix0是类似的,这样可以减少对中间层的重复采样。 确定当前索引前缀的采样层,是第一个阶段的工作。下一个阶段会根据n_diff_boundaries数组的值来划分采样范围,选取最终的采样页。

采样叶子结点

确定采样层之后,需要通过dict_stats_analyze_index_for_n_prefix()函数来完成第二阶段的采样。 对于一个索引前缀prefixN,根据设置的采样页数N_SAMPLE_PAGES(index)将n_diff_boundaries[prefixN]中的所有offset划分成N_SAMPLE_PAGES(index)个区间。如下图所示,假设N_SAMPLE_PAGES(index)为4,会划分成4个区间,在每个区间内随机取一个rec,根据这个rec向下层遍历,直到找到一个leaf page,然后对该采样页内所有的rec计算出NDV值。 image.png 因为划分了采样区间,对于每个区间内确定的采样页,任意两个页面间,通常其内部的rec是完全不同的,最后将所有采样页的NDV值相加就可以得到所有采样页里数据的NDV值,由于这是部分采样,所以需要根据采样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,估算出整个索引的NDV值。当然也是有特殊情况的,例如整个索引的数据几乎都相同,那么采样层划分出的几个区间会是相同的,最后确定的采样页里的值也可能是相同的。 对于这种情况,必然会有一定的误差出现,但是这里也有做一个调整,从采样层向下遍历找采样页时,会遍历每一个page,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rec,直到遇见不同的rec,才会根据这个rec继续向下访问下一层的child page,如果遍历完一个page,发现所有数据都相同,那么这个采样区间的采样就中止,并且认为当前采样区间的NDV为1。以此来减少数据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误差。 对每个索引前缀都完成采样之后,当前索引的采样也就完成了,然后会继续对当前table的下一个索引进行统计信息的采集,当所有的索引都采集完成后,会汇总所有索引的统计信息得到表级的统计信息。

统计信息获取

对于Persistent采样,采集到的统计信息是需要持久化的。表级的统计信息和索引统计信息分别保存在mysql.innodb_table_stats和mysql.innodb_index_stats两个系统表中。 image.png image.png 统计信息持久化的好处就是,每次开表的时候不需要重新采集统计信息,直接从磁盘读取对应表的统计信息到dict_table_t以及dict_index_t中。

总结

统计信息会影响SQL执行计划的选择,所以线上默认使用的是Persistent采样,通常这个采样方式比Transient采样更准确。对于数据均匀分布的场景,使用默认的采样页数采集到的统计信息相对比较准确,但是对于数据倾斜的场景,就需要手动调整采样页数,增加采样页数通常可以降低误差。